3/13 在日本倉庫皆毀第一個月(3-4月)措施~
1.迅速統計損害狀況
2.是否能向同性質公司或子公司調貨
3.主要道路交通能否疏通
4.人員調度
5.訂單能否如期出貨~是否有替代方案~如延期貨改契約
大地震不但試煉了政府的救災能力,對無數企業來說,也考驗了危機處理的能力。該怎麼樣讓傷害降到最低?在最短的時間內復原?
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七日,日本阪神大地震發生時,一些日本大企業的因應措施,或許可以提供台灣企業借鏡。
阪神地區負責電力供應的關西電力公司,就是一個值得參考的例子。地震發生時,關西電力公司的社長秋山喜久是在睡夢中被震醒的。早上六時左右,他所接獲的第一通電話報告是:「神戶地區的電力,受到相當大的損害。」
關西電力公司平常就建立有防災手冊,規定遇到不能夠上班的災害情況時,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到自己所登錄附近的營業所、支店等地去報到。秋山社長所登錄的地點是大阪市淀川區的三國營業所,從那兒他可以利用公司內的專用通信網路,和各個事業所取得聯繫。
問題是,從秋山社長家到三國營業所,平時搭車就需要二十分鐘,再加上地震發生後交通混亂,什麼時候能夠抵達營業所,秋山自己也無法預測。這個時候,秋山社長從家裡打電話到公司,要進行的各種救災指示,也逐漸因為線路擁擠而打不通,最後通話幾乎完全中斷。
秋山迅速作了重要的決斷。「如果沒有辦法到三國營業所,那麼到其他的營業據點又如何?」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